区块链上升至国家战略,如何把握产业与人才新机遇?
区块链产业人才研究所重磅推出区块链产业人才智库 - 火讯TALK系列专访。每期邀请来自政府机构、高校、企业、地方协会和主流媒体代表的智库专家,深度聊透区块链。
12月18日晚,区块链产业人才智库首批专家,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尚堃做客火讯TALK。以下为访谈实录,文章略有编辑删改。
活动主办方
区块链产业人才研究所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发起,联合微众银行、火币中国等行业知名企业共建,由链人国际具体运营,集区块链产业人才研究、培育、评价、服务等业务为核心的品牌。研究所以国际化视野,链接区块链产业人才服务全价值链条,构建区块链产业人才生态。
区块链产业人才智库
区块链产业人才智库由区块链产业人才研究所发起,联合链人国际、清华x-lab、证券日报、福建省区块链协会、火讯财经等众多行业机构共同筹备发起,聚集各领域专家力量,建设区块链“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开放生态体系。
分享嘉宾:尚堃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副秘书长。原金蝶集团咨询部门负责人,阿里巴巴天猫服务市场高级咨询顾问。2016年起担任工信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副秘书长。曾为人民日报、文旅部,工信部、公安部、农业部、贵阳市政府提供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主导的《区块链广电媒体融合创新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优秀成果。
Q1
今年,中宣部等六部委发文指出,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作为一种前沿科技,您认为,区块链在文化产业将发挥哪些作用?是否具有广泛的落地场景?
尚堃:今年8月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仍面临很多新的挑战,科技对文化建设支撑作用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相关部门和地方对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指导意见》明确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基点,重点突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传承、文化旅游等领域系统集成应用技术,开发内容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优化文化数据提取、存储、利用技术。
我认为,《指导意见》提出的几个重点突破行业和重点发展方向,都离不开区块链的参与。这几个行业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必然是围绕着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平台展开。
我一直坚持两个观点,一是区块链必须加强与其他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配合;二是区块链的应用必须充分考虑行业上下游,而不是发展独立的行业应用。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我坚信区块链在文化产业中将有非常广泛的落地应用场景,并且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出色的团队和产品。
Q2
技术发展需要产业支撑,文化产业中哪些领域具有广泛商业化价值?哪些领域可率先受益?
尚堃:我们以往考虑区块链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更多还是从版权存证角度出发,但是存证只能证明价值,很难产生价值。
存证不是目的,更不是终点,让版权发挥最大价值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从商业化价值看,我觉得有两个方向可以率先产生经济收益。
一个是基于区块链的文化产品分发。
在文化产品的分发传播过程中,打破中心化,让文化产品的所有参与方都按付出获得相应回报,才能把文化产品的价值最大化,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服务方还是版权方,都可以产生收益。
第二个是围绕版权保护的法律服务产品。
文化产业侵权事件高发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维权成本太高。取证难,诉讼过程复杂,侵权损害难以计算,很多被侵害者往往选择妥协或者放弃维权,从而助长了侵权者更加肆无忌惮。基于区块链的版权保护一体化方案,可以极大降低取证、诉讼、判决各环节成本,让维权更加便捷高效。前段时间,杭州互联网法院上线由区块链等技术支撑的“智能证据分析系统”,让审判更加科学高效。所以,短期内能够提供这类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我认为可以率先产生商业化收益。
Q3
传媒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随着新媒体发展,媒体融合发展成为行业主流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正在发挥重要作用。您认为,区块链将如何与其结合?
尚堃:11月中旬,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同志主持召开广电系统会议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创新应用。要密切跟踪和研究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运用和管理区块链技术能力,使区块链在媒体融合、广电5G发展、广播电视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深入挖掘区块链技术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的融合应用场景,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做好区块链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研发、应用的总体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广电行业转型升级。
我认为,区块链和媒体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优先开展。
第一个角度,开放式公众审核和媒体来源可追溯机制,解决媒体产品“真”与“信”的问题。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的涌现,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成为网络治理中的一大难点,“真”与“信”的问题始终困扰互联网虚拟世界,而区块链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方案。
第二个角度,是一体化数字版权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媒体产品的收益问题。信息本身不受版权保护是付费模式的硬伤,通过区块链,每个原创内容的生产者都可以建立自己的数字版权“区块”,搭建起链接信息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的闭环,不仅利用区块链解决信任问题,还可以根据智能合约解决收益分配的问题。
第三个角度,是构建可信的效果分析系统,解决“刷量”以及传播效果难以确认的问题。目前的互联网平台上,“流量”多少成为判断传播效果的重要乃至唯一标准,然而利用并不可信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对不同媒体平台的流量进行审核,这不仅干扰了对传播效果的判断,影响了运营模式的可持续性,甚至个别“高流量”内容还破坏了社会舆论氛围。通过区块链,不仅可以对同一篇文章、同一段视频或同一则广告的观看数量和停留时间进行精确计算,更关键是实现更公平可信的流量测算,建立可信度更高的传播价值评价体系,不仅让传播效果更加真实可靠,还可以使广告投放等盈利手段更为精准有效。
再进一步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其他技术,我认为区块链可以为媒体融合建设和发展提供更高效,更有动力的平台。
Q4
内容生产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由内容引发纠纷不断,版权保护成为关注重点。您认为,版权保护中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
尚堃:版权保护是最早有产品和场景落地的区块链应用之一,无论从文字版权保护、图片版权保护、视频版权保护,都有很多团队在这个赛道竞争。
但大多数团队做的还是存证,而我认为,存证只是版权保护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绝不是全部。区块链技术在存证应用中的确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结合我一直强调的区块链应用要结合上下游的需求。我觉得在版权保护中,还需要做的就是用区块链技术来保护版权人的利益,让侵权者付出更多的代价。
一套以存证为基础,基于区块链和其他技术的取证、诉讼、判决整体方案,才是区块链在版权保护中的杀手级应用。
Q5
随着越来越多的区块链公司加入版权保护赛道,也有人质疑某些项目为“假项目”、“伪应用”,认为现阶段区块链技术只是理论存在,并不能充分落地实际场景。请问,您如何来看?
尚堃:之所以大家有质疑,其实还是我刚才说的,大部分团队只关注自己的需求,而没有考虑到上下游的需求。
版权保护赛道,绝大部分团队都在做存证,而存证很难独立产生价值,没有价值,自然会被市场所质疑。版权这个领域能最快产生市场价值的两个方向是基于区块链的文化产品分发和基于区块链的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一旦有基于这两个方向上的产品或者团队做出了市场价值,质疑声也就不攻自破。
Q6
区块链技术被升至国家战略技术,区块链肩负重任下也面临诸多挑战,您认为,目前区块链大发展面临最亟待解决的困难是哪个?
尚堃:我个人认为,最大问题是区块链的常识如何向公众普及,这个观点可能会跟主流看法有所不同。就像互联网刚刚诞生时一样,由于大众对新技术的不了解,产生了很多互联网骗局,催生了很大的互联网泡沫。直到互联网慢慢被公众所熟知,互联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才有了飞速发展。
区块链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如何杜绝区块链骗局,戳破区块链泡沫?必须要靠公众对区块链有全面清晰的认知。
但是,一个新事物,一项新技术要快速向公众普及,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需要我们用更多有趣又通俗的方式向公众普及区块链常识,让区块链不再神秘。
Q7
您认为,区块链在文化产业的落地与区块链在其他行业的落地相比,有哪些优势呢?
尚堃:我认为,区块链在文化产业的落地比其他行业会有更大的优势。
首先,文化相关行业面对的用户基数非常大,容易做出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文化产业包含的文娱、文旅、文博、文创等行业,用户基本覆盖了所有社会人群。在这么庞大的用户基础下,很容易诞生有价值的杀手级应用。这点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上就可以看出来。其次,文化行业的从业者是对知识产权有最大刚需的人群,而区块链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传播等方向上有天然的优势,所以更有机会诞生有价值的产品和团队。
Q8
随着越来越多巨头入场,区块链行业从列强争霸的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从混乱逐渐走向清晰。对很多初创企业来说,2019年活的很艰难。您认为巨头入场后,初创企业还有哪些发展机会?怎样在这个寒冬里活下去?
尚堃:我认为,区块链初创企业2019年活得比较艰难,主要问题还是自身定位。参照互联网发展历史,目前区块链发展还处于非常前期,而在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初期,更多还是应该去做技术积累和人才培育。我觉得,2020不是寒冬,反而是区块链行业的春天,只不过大家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要做和行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事情,这样才能在春天到来时更加茁壮成长。
Q9
当前掀起学习区块链、探索区块链的热潮,不少传统企业都在考虑如何跟区块链结合。您认为传统企业在探索区块链应用方面可能存在哪些认知误区?有哪些让您担忧的现象?您对此有何建议?
尚堃:我觉得传统企业盲目去追求区块链,去跟风炒作概念,可能是对区块链最大的认知误区,这是我非常担心的。我05年就进入ERP行业,所以对传统企业非常了解,他们对新技术不排斥,但是对新技术的认知却非常有限。一旦外界对某些新技术大力推崇时,他们害怕落后,总是想方设法去拥抱新技术,但最后却发现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建议传统企业对区块链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先全面认知,再小范围试验,然后再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切不可跟风去做所谓的“颠覆”,否则最后一定付出惨痛的代价。
Q10
坦白来讲,即将过去的2019年,区块链在技术方面进步有限:以太坊2.0不断跳票,很多在2018年大笔融资的公链除了主网上线并无实质性进展,DeFi体量有限。您认为2020年,区块链技术方面有希望实现哪些突破呢?
尚堃:我不是技术专家,更多还是关注方案和应用层面。对于我来说,希望实现的突破大概有两点,一个是链间交互,跨链技术更加成熟;一个是新共识机制,诞生更高性能,更多兼容,更好扩展的共识算法。
Q11
2019年即将画上句点。您能否预测一下:2020年区块链行业最值得关注的一件事可能是什么?
尚堃:我觉得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应该是我们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这对国内甚至世界区块链的发展都会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Q12
尚主任是行业最早在区块链+文化领域做探索和研究的专家之一,您认为这个细分领域的人才,需要掌握的最核心技能有哪些?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和难点是什么?
尚堃:文化+区块链领域最缺乏类似于产品经理式的人才。产品经理是需求端和技术端的翻译,用双方都懂的语言开展工作,最核心的技能应该是掌握产品经理式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工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点同样是大多数产品经理所面临的问题。因为我做过一段时间产品经理,深知在一个项目团队里面,产品经理往往是背锅侠,两头不讨好。所以如何能够兼顾市场和技术,用出色的沟通能力推动团队,是文化+区块链领域优秀人才应该重点具备的。
Q13
根据市场现阶段显现出来的状况,您认为理论和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占比应该是怎样的?如何理论和实践结合?
尚堃:对于技术类人才,我没有太多发言权,我还是来谈谈非技术类人才。现阶段非技术方向的人才培养,我认为还是应该以理论积累为主,实践应用为辅。让从业者更多了解区块链,特别是区块链思想所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才能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去应用区块链工具。至于理论和实践如何结合,以我在给非区块链从业者的培训中积累的经验,就是让他们结合身边最熟悉的传统行业,试着去用区块链思维改造这个行业,设计出新的产品。
Q14
刚刚尚主任说业务上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要做和行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事情,对于区块链+创业项目,CEO/Founder 如何定位自己的人才?
尚堃: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一定发言权,我有过区块链项目创业经验,也参与过公司的招聘工作。我觉得这两年,能招到一个符合公司要求的区块链人才真的是太难了!我对公司人才的定位还是基于未来的发展潜力,而不是当时的能力。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入职半年后,有学习能力和热情的区块链小白比有两三年从业经验的区块链老兵更能跟上公司发展的节奏。对于区块链+的创业公司招聘人才,我更建议从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学习能力、学习热情等方面去考量和定位。
- END -
原创: 尚堃 区块链产业人才研究所
好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我委终身副主任委员朱幼平谈区块链在新基建中的机会:数字基建必然从互联网阶段升级到区块链阶段
“链改理论六君子”程晓明话聊:区块链赋能新基建
区块链产业人才智库专家尚堃:存证不是目的,让版权发挥最大价值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I TALK系列专访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团队参事、书生副总裁朱俞名:区块链存储应用要做到每年100亿美元以上的收入才算合格9月25日2...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于佳宁:区块链发展的“政策红利期”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