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委员空间 » 委员访谈

陀螺首发 | 我委副主任委员蔡恒进:未来数据是不需要确保上链数据的真实性

2020-02-12 2660
分享

陀螺首发 | 我委副主任委员蔡恒进:未来数据是不需要确保上链数据的真实性

陀螺首发 | 蔡恒进:未来数据是不需要确保上链数据的真实性配图(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未来面临的变化非常迅速,以前的架构并不适用。看到黄冈视频大家都很气愤,我们如果换一种角度思考,难道各级政府或疾控中心真的完全清楚职责吗?我们每个普通公民又都明白自己应该如何行动吗?

实际上真正清楚明白的人、组织都是占少数。人知道的知识很有限,机器已经开始比人懂得更多,未来更是如此。例如导航软件,大多数人都是依靠机器的指引行进, 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中,那么显然导航系统比我们对环境的了解更多。

现在的技术进步、交通发达等等已经到了一个“不归路”的地步,就在于环境事物能够很快变化,并且对大家的生活产生实际的影响。2020 年伊始,发生了这么多事,很多人都希望“重启 2020”,我们当然也知道这并不可能,但依然会假想假如我们当时在某个关键位置就会如何,但其实即便当时我们在位,仅凭自己的能力依然会不足够。

现在社会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可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因为科技进步已然将我们带入到了前所未有的领域中去。在这个领域中,不管是通过生物科技也好,人工智能也罢,技术已经达到了纳秒量级的时间尺度,而人类最快是毫秒量级。人类作为整体而言是彼此相连的,人类的身体、情感、理念等等,这些在千百年来的改变都很少,并没有跟上技术进步的速度。

我们在思考出路的结论就是一定要应用区块链技术。

大部分对区块链的理解可以分为两类。

  1. 第一类是原教旨,就是当初中本聪导引出来的那批最早的区块链信仰者,认为区块链是提供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工具,可以对应到哈耶克的哲学理论基础,追求自由的、无政府干预的环境,这是原教旨的一种 vision(愿景)。以交易举例,比特币区块链的交易大多是一次性的行为,不管对方是陌生人还是糟糕的交易者,在交易结束后就不再相关,这种交易模式/场景也是有缺陷的。完全自由主义或无政府主义本身也被证明是不成立的,人性本身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2. 但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对区块链有另一种理解,就是将区块链看作是协作/协同的工具,用区块链技术来做治理,加强沟通,共同把世界朝一个方向推动。也就是说,人类需要作为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法非常恰当,虽说不同人的理解不一样),历史发展至此,人类也必将是一个共同体,谁都无法真正地撇下谁。当然人类本身之间有很多冲突的观念,个体与个体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如此。比如这次新冠病毒爆发,随之而来的“阴谋论”“泄露论”等等,不论理论上逻辑如何严谨,真的实施这些阴谋还是非常容易败露的。然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这些议论、故事在未来可能会发生,我们并不能完全杜绝,原因就在于一些极端分子可能真的朝着这些故事的逻辑行事,一旦真的发生了,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面临未来,我们必须快速反应。我们认为就需要将区块链技术与 AI 技术融合起来,进一步用区块链技术将人类和 AI 有机地链接起来,共同形成的新系统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社会架构。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路径,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一个相对好的结果,否则不论是臣服于机器还是全凭人类自己,都可能将人类带向毁灭。

01

职能部门功能能够以这个架构与区块链技术上的软件代码化来替换吗?

蔡恒进教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这实际上涉及到我们对未来的理解,我们简单的回答就是不能。在我们认为的未来是人类和机器都作为网络空间中的节点,人也需要通过机器与区块链来交互,未来的重要决策需要通过人和机器节点共同达成共识才能应对一些紧急情况或突发挑战。例如 737 MAX 事件,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来动态平衡不同传感器节点、人类节点(驾驶员、塔台等)的权限,很可能避免这类因为部分传感器失灵而造成无法干预的悲剧。

我们可以通过 token 的形式,让各类节点通过平时的信用积累 token,在面对前所未有的状况时能够用token 来投票决策,而不是由某一个节点说了算,这类设计当然还包括很多细节, 我们也相信这是最优设计。

02

如果节点上传的数据不真实,可以用哪些方法解决

蔡恒进教授: 我们常常看到这类问题,看似无法绕过,但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不应该这么来看待,区块链技术并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相反,是我们人类自己需要用区块链技术来“自证清白”,是我们自己需要不停地上传真实数据,维护自己的信用记录,向别人证明自己是值得被信任的,才可能获得其他人的信任并证明自己的能力。

就像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来自各领域专家、学者频频发声,我们该信任谁?那么就有人会去看这些人过去的言论、文章等等,发现有些是值得我们信赖的,有些是煽动情绪吸引眼球的。在区块链系统中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声称自己很靠谱,但决定是否可信的并不是当下的言论,而是这些节点过去的历史行为是否能够支撑节点的信用,能做到一直维持信用并不容易,未来能被信任、被委以重任的也就是这些少数人/节点。

在区块链早期阶段,我们都希望上链的数据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当数据越来越多,我们并不用过分强调上链数据的真实性,因为不同数据之间可以进行交叉验证,造假的成本比维持真实记录的成本要高得多。未来的真实数据、值得信任的节点数据将具备巨大价值,AI 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轻松伪造大批看似有说服力的数据,就需要区块链技术的存证来证明数据是否真的在那个时间节点存在过,我们最近的思考中就将区块链技术的这个价值归纳为“赋予网络空间以内禀(intrinsic)时间”,也就是将网络空间的事物按照区块链技术分为一个个具有时间先后之分的区块,数字文件原本是可以一模一样拷贝的(包含时间信息),也可以修改电脑本地时间来伪装成过去的时间节点,如果需要保证真实性就需要引入第三方来证明。

但区块链技术通过不同时间戳的区块,就将数据分开来,同一个数据在当前区块还是下一个区块, 那就是不一样的,能够“定序”才可能避免双花,因此区块链第一个应用就是发数字货币,这也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应用而已。因此,现在早期,我们大多还是通过第三方来背书保证,但未来数据是不需要确保上链数据的真实性,数据本身交叉验证就能够识别出来。

03

对人工智能的奇点怎么看

蔡恒进教授:Google 的 Ray Kurzweil 预估是 2040 年左右,AI 会全面超越人类,但我认为是 AlphaGo 战胜人类冠军棋手,这个奇点就已经过了。细节我们以后再展开。

04

未来 AI 加区块链技术是否可以用来演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

蔡恒进教授: 我们团队正好是设计一套机制。就这次疫情而言,我们可以让所有相关者,医生、学者、记者、管理者等等,将他们的观点、数据都上链,并有相应的token 激励作为驱动,这样就不容易漏掉重要信息,有说服力的、专业的言论更容易得到传播和关注。

05

政府很多前台和很多专业岗位用政务机器人是否会更专业

区块链能否更有效地解决政府跨部门的数据共享

蔡恒进教授: 当然,数据共享这是最起码的,未来的区块链系统将是有意识的系统, 是一个真正的 hyperintelligence(超级智能),能够感知所有的信息,那就不仅是数据共享,而且能够根据场景、节点具备良好的隐私性。目前使用的系统或机器人的意识都不够强(具有意识片段,但不能统摄),不能感知,推理能力也不够,但我们相信很快会做出这种有意识的机器,AlphaGo 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本文来源于陀螺财经专栏作家:蔡恒进教授,蔡恒进教授简介:武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软件工程等学科教授、博导,卓尔智联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3

好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收藏
分享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